论仪式的地域性特征(节选)
敬拜学派学者著作节选,本书试图从神话学角度讨论翁法罗斯不同地域泰坦敬拜仪式的异同。

论仪式的地域性特征(节选)

(……)

接下来我将给出一些范例,用以简要说明不同城邦的文化习俗对于本地泰坦神话的影响。

在翁法罗斯有这样一个广为人知的神话故事:黄金世中,某个海边部族为海啸所苦,于是在首领的带领下筑起堤坝、挖出沟壑,以阻挡浪花;却因此引得法吉娜玩心大起,用巨浪将人们的劳动成果毁于一旦。面对那位首领悲愤的诘问,泰坦化身巨鲸来到岸边,与其打赌:七天内,若他们能横渡大海,到达海洋那头的小岛,自己就不再侵扰他们的休憩,还会把自己的宝物赠给他们。但如果他们失败了,这片海岸就要永远被大海淹没。

在普遍流行的传说中,人类最终得以取胜,是由于艾格勒在首领梦中教会其制造木筏的方式,并在途中受到了吉奥里亚的帮助。但在一些沿海城邦(譬如在阿里斯蒂亚)的版本中,自始至终出场的泰坦仅有法吉娜:它教授部族首领造船技巧,是因为被来自人类的挑战激起了兴趣,以此试图保证游戏的公平性;而在最后关头放弃对人们的阻碍,则是由于被其坚强勇敢所打动。

相较于流行版本,该故事中的法吉娜形象被塑造得更加复杂生动。神与人的联系得到了加强,二者在性格与行事上也有了更多的相似之处。考虑到一众沿海城邦对于法吉娜的崇拜与仰赖,我在此大胆作出假设:在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下,人们会下意识将自身或族群的需求与渴望「投射」在泰坦身上。

接下来我将从另一角度对以上观点做出佐证。众所周知,在扎格列斯对于诸神的恶作剧中,最为著名的一项便是:其藏身墨涅塔神像的影子中窃取对方祭品。在广为流传的版本中,故事结尾有个看似不甚重要的细节:墨涅塔由于无法抓住扎格列斯,转而迁怒自己的祭司,惩罚他眼中再也看不见美。

然而就是如此一个小小细节,在欧瑞尼亚、米里奥斯等城邦的历史上,却曾多次引发学者与艺术家们大规模讨论——由于各自出身、立场与观念的差异,人们对这个「任性的神罚」的接受度各自不同。部分极端的墨涅塔拥趸对此拒不承认,态度激烈地将其称作「对完美神明的无耻亵渎」,并在一切祭祀场合将其视为不可提及的禁忌。

以上述内容为基础,也就引出了本篇接下来将要详细讨论的内容:不同地域泰坦敬拜仪式的异同——即身处不同文化氛围的人们,如何根据其所认知的「神明的喜好与倾向」,来进行合宜的祭祀,以取悦相应的泰坦。

(……)